言语理解

题型:

一、中心理解题

1、提问方式:

这段文字主要/主旨/重在/意在/想要说明(论述、强调)的是……

这段文字的主旨/主题/观点是……

对这段文字概况最恰当的一项是……

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……

适合做这段文字关键词的是……

2、解题思路:寻找中心句

(1)有中心句:同义替换

(2)无中心句:全面概括

3、解题技巧:关键词+行文脉络。

(1)重点词:关联词(转折、因果、对策)、主题词

(2)行文脉络:中心句、分述句

(3)重点词和行文脉络要结合考虑

4、重点词——转折关系

(1)标志词:

虽然……但是……;尽管……可是……;……不过……;……然而……;……却……

其实/事实上/实际上……

(2)解题思路:

转折后是重点;要结合行文脉络

(3)常见结构

引出话题+转折+提出观点

引入+转折提出观点+解释说明(解释说明中的转折不重要)

引入+转折+转折(多个转折同时出现,要根据结构判断重点)

(4)错误选项特征

非重点:转折前的内容;围绕解释说明的表述

无中生有

5、重点词——主题词

(1)定义:文段围绕的核心话题,文段要围绕其展开

(2)判断方法:

主题词要在重点内容(观点)里找,不能去例子(论据)里找

每句话都围绕的相同话题,但高频词不一定是主题词

(3)解题思路:正确答案需包含文段主题词

(4)错误选项特征

非重点:转折前的内容;围绕解释说明的表述;结论词之前的内容

无中生有

偷换概念:偷换/范围扩大或缩小

(5)常见结构

提出问题+分析问题+解决问题(对策是重点)

提出观点+解释说明(观点是重点)

6、重点词——因果关系

(1)典型格式:因为……所以……;由于……因此……。

(2)理论要点:结论是重点

(3)引导结论的标志词:所以、因此、因而、因故、故、于是、可见、看来

(4)文段特征:结论句位置

结论句在结尾:多为文章中心句

结论句在开头/中间:

后为进一步解释说明,则结论句为中心句;

后有其他关联关系,则需结合多种关联关系共同分析。

(5)常见结构:

话题引入+提出问题+(因而)回答问题(结论是重点)

提出问题+分析问题+(正因为如此)得出结论(结论是重点)

好+(但)提出提问+(因此)解决问题

引入话题+(因此)提出对策+反面论证

引入话题+得出结论+(不过)提出观点

(6)错误选项

非重点:转折前的内容;围绕解释说明的表述;结论词之前的内容

无中生有

7、重点词——必要条件

(1)典型格式:只有……才……

(2)理论要点:必要条件是重点(即”只有”和”才”之间的部分)

(3)文段有对策:

正面提对策:

对策标志词:

应该、应当、应、需要、要、必须+做法

通过/采取……手段/途径/措施/方式/方法/渠道,才能……

……是前提/基础/保障

负有……的义务;……的必由之路;……的法门之一;要领在于/关键在于……/……势在必行

文段特征:

对策在结尾:提出问题+分析问题+解决问题

对策在中间:提出问题+解决问题+解释说明(意义效果)

对策在开头:对策+解释说明

反面提对策:

典型格式:如果/倘若/一旦……+不好的结果

具体应用:把前面做法反过来,即为对策

(4)文段无对策:

找有针对性、能够解决问题的对策(优先)

概括问题

8、重点词——并列关系

(1)文段特征:

包含并列关联词及标点:此外、另外、同时、以及、“;”

句式相同或相近

按照时间顺序展开

(2)句与句之间五明显的其他类型关联词(转折、因果、对策等),可考虑并列

(3)错误选项特征:

非重点:转折前的内容;围绕解释说明的表述;结论词之前的内容;有针对性的对策时,围绕问题的表述;围绕意义效果的表述

无中生有

偷换概念:主题词偷换/范围扩大或缩小

表述片面

9、行文脉络

(1)理论要点:把握中心句和分述句的特征

(2)总分:

总句特征:观点(一般情况下是明确的)

常见分句特征:

“比如”“例如”“……就是例证”等举例

数据资料

正反论证

原因解释

并列分述

(3)分总:

常见分句特征:

定义引入;背景引入;对比引入;问题引入

总句特征:

有标志:

结论词引导:因此、所以、综上所述等

对策词引导:需要、必须等

指代词:总之、对策、有鉴于此、在此基础上等

无标志:

层层铺垫

(3)分总分:

开头分——引入:定义引入;背景引入;对比引入;问题引入

中间总——核心:关联词引导(一般包含主题词)

结尾分——论证:举例、数据、正反、原因、并列分述等

二、细节判断题

1、提问方式:

以下对文段理解正确/不正确的是……
符合/不符合这段话意思的是……

从文段中可以得知/推出的是……

2、错误选项类型:

无中生有

偷换概念

偷换逻辑:强加因果、因果倒置、并列偷换

与文意相悖

3、解题思路:优先验证

相对绝对项

对比项

表述与实际不符项

三、语句表达题

1、语句排序题:

(1)提问方式:将以上/以下几个句子重新排列,语序正确的是……

(2)解题要点:从选项入手

确定首句

确定捆绑/确定顺序/确定尾句

(3)解题方法

确定首句:

首句特征:

下定义:……就是/是指

背景引入:随着、近年来、在……大背景/环境下

非首句特征:

指代不清的指代词:这、那、他、其、该、此等

关联词的后半部分:但、却、而且等

举例子:例如、比如、就像等

确定捆绑:

指代词:这、那、他、其、该、此、这些、他们等(注意指代的数量)

关联词:

转折:虽然……但是、可是、然而、不过、却等

并列:同时、同样、此外、也等

确定顺序

行文逻辑:观点+解释说明、提问+回答、问题+对策

日常逻辑:时间脉络、行动顺序等

确定尾句:

因此、所有、看来、这……引导的总结性尾句

对策

2、语句填空题:

(1)提问方式: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/项是……

(2)理论要点:注意衔接

横线为分句:句内衔接

横线为完整语句:句子间关联

(3)横线位置

结尾:总结前文;提出对策

开头:概括后文;话题引入

中间:承上启下

四、逻辑填空题

1、词的辨析

词义侧重:

辨析方法:拆字组词

搭配对象:

搭配一个词:瞻前顾后找准搭配对象

搭配多个词:由“和”“及”“与”引导的并列结构,需与并列的多个部分搭配恰当

程度轻重:

从语义程度方面对词语进行区分

理论要点:所填词语的程度轻重与文段的程度轻重保持一致

感情色彩:

褒义、中性、贬义

理论要点:所填词语的感情色彩与文段的感情色彩保持一致

五、标题填入、词句理解、接语选择

1、待学